3.3爱耳日||未来听障儿童听语康复中心邀您一起关注听力健康
2021-03-03 来自: 南阳未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浏览次数:267
3.3爱耳日简介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21年3月3日为第22次全国“爱耳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意识,有效减少、控制听力残疾的发生、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将第22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第22次全国“爱耳日”宣传口号
1.关爱听力健康,建设健康中国
2.助力听力康复,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3.重视听力残疾预防,关爱生命健康
4.重视听力筛查:从新生儿到老年人
5.保护青少年听力,远离娱乐性噪声
6.安全用耳,科学维护
7.普及爱耳护耳意识,延缓听力减退
8.听力康复,满足听障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保护听力健康,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10.关注老年听力障碍,让父母听懂你的爱
问“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健康是人民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疾病医疗、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污染等则是民生突出的后顾之忧。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发展的基本方略: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强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即努力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体现了一种主动健康的新健康观。新健康观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将健康作为制定实施各项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力求将各种健康危害因素降到低。
听力健康是人民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问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阈 26 ~ 40 dB 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 41 ~ 60 dB 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阈 61 ~ 80 dB 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阈 80 dB HL 以上):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儿童,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问:儿童听力障碍的发病率是多少?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 1‰~ 2‰,随着年龄增长,长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 2.7‰,青春期则高达 3.5‰。
儿童期是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听力障碍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轻者可导致言语发育落后及行为问题;重者会导致聋哑,甚至影响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儿童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问:孕前或孕中如何预防宝宝听力损失?
影响出生宝宝听力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加强孕前检查,特别是有耳聋或耳聋家族史的夫妇、曾生育过耳聋患儿的夫妇,应尽可能在孕前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减少耳聋患儿的出生。孕中很多因素也会影响胎儿的听力,主要有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包括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孕期使用耳毒***物、高危孕妇(糖尿病、甲低等)。因此,孕期应避免病毒感染和使用耳毒***物,加强高危孕妇监测。
问:如何预防新生儿非遗传性听力损失?
感染是新生儿期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宫内或生产时)可造成内耳和 ( 或 ) 听神经损伤;神经系统感染与缺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影响听神经,导致听力损失。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听力损失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儿。某些药物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影响新生儿听力。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用药是预防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重要措施。另外,降低环境噪音、防止中耳炎发生也同样重要。
问:如何预防儿童期的听力损失?
诸多原因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建议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有耳聋家族史者,建议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新生儿期有窒息、黄疸及病毒感染等病史者,3岁以前每年至少复查听力1~2次。
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所致的听力损失。
要预防头部外伤及娱乐噪声等造成听力损失。
如发现孩子拍打或抓耳部;有耳痒、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
或听不清反问多等,需排除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问:如何进行儿童听力筛查?
我国《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规定,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6岁,即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 6、12、24 和 36 月龄为听力筛查的年龄。
0 ~ 3 岁婴幼儿,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听觉行为观察法或便
携式听觉评估仪进行听力筛查;3 岁以上儿童除上述筛查外,推荐结合
鼓室图检查,分别在 4、5、6 岁各进行一次筛查。
任何一项筛查结果呈阳性者,应当及时转诊。
问:如果儿童被确诊为听力障碍该怎么办?
如果儿童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就***实施早期干预,这是患儿康复成功的关键。根据患儿不同的听力情况,选择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根据听力情况给予观察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对于轻度及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除了定期复查听力外,应配戴助听器;对于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如配戴助听器无效,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于单侧听力障碍患儿,也要及时进行听觉干预,同时保护好健耳,避免头部外伤以及药物的不当使用,以防健耳听力下降。
问:听障儿童可选择哪些康复形式?
目前,我国听障儿童主要有 3 种康复形式:
机构康复:听障儿童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康复教育,***人员直接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同时对家长给予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 ~ 6 岁听障儿童。
家庭康复:听障儿童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家庭可通过家长培训、
亲子同训、预约个别化训练等形式接受康复机构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 3 岁以下的听障儿童。
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听障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家长在家进行康复强化,同时,可定期接受康复机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 3 岁以上、具备听觉语言能力基础的听障儿童。
无论采取何种康复形式,都要坚持全部康复的理念,即不仅要关注听障儿童听觉、语言的发展,还要关注其认知、情绪、行为、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问:《残疾儿童救助制度》落实情况如何?
自2018年6月21日,《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正式印发以来,各省高度重视,31个省出台了本省的救助制度。救助内容和标准由各地政府自行制定,其中18省将听力残疾儿童救助年龄提高到6岁以上17岁以内不同年龄段。
中国残联定期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执行情况监测,通过第三方电话核查等方式督促各省明确专人负责受理救助申请,确定救助定点机构,尽力做到应救尽救、满足康复需求。
如有康复需求的听障儿童家庭可咨询户籍所在地区、县残联。也可登录中国残联、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官网查询全国各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机构信息,与经办人联系咨询。
河南省听障儿童康复救助政策:郑州市户籍听障儿童每年可享受19000元康复补贴,省内其他地市区听障儿童每年可享受19000元康复补贴,省内其他地市区听障儿童每年可享受16000元康复补贴。
3月3爱耳日,温馨提醒莫忘记。
音量大小要适宜,损耳噪音要降低,
药物使用莫大意,耳常按摩要牢记,
我的问候很诚意,健康快乐是首要。
美丽的环境
- 此次邀请李华主任前来培训、指导,对雪枫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全 方 位提升。
- 10月21日,在全国赛中荣获佳绩的刘雅老师,凯旋返岗。为刘雅老师精心准备的“欢迎会”、“赛后分享会”,“表彰会”纷至沓来。河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吕建峰、副主任黄振宇、听力语言康复科科长劳成蕾等领导百忙之中亲临现场,出席本次属于河南的荣誉会。
- 在这丰收的季节,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体验收获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让教育回归生活,郑州未来中原中心开展了《未来秋季丰收乐亲子运动会》
- 【同心聚力 共向未来】河南未来聋儿听语康复中心2023年工作启动大会在省会郑州市召开!
- 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荥阳未来听语师生受邀参加荥阳市残联主办的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