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听障者听力解决方案——听觉脑干植入的新视角
2019-11-07 来自: 南阳未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浏览次数:291
刚刚结束的亚太人工耳蜗大会APSCI关于听觉脑干植入(ABI)的结论是:听觉脑干植入(ABI)可以用于耳蜗神经受损甚至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目前效果普遍差于人工耳蜗(CI),但对于无法植入人工耳蜗的人来说这几乎是返回有声世界的***出路。
1979年,ABI装置有了***例植入案例,科学家发现可以产生有效听觉。自从2000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对12岁及以上的神经纤维瘤病II型(NF2)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的罹脑瘤(或称为听神经瘤)进行听觉脑干植入(ABI)以来,对于许多ABI用户来说,听觉脑干植入装置是一个奇迹。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固然可以让许多有听力障碍的人重返有声世界,但对于有严重听觉神经疾病或内耳严重坏损的人来说,仍然不能很好的对使用者发挥听力辅助作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发明出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这就是听觉脑干植入,原理是完全绕过耳蜗和听觉神经组织,将声音刺激直接传送到脑干听觉中心。
自从这一技术出现以来,医学界就围绕其效果和风险有不断的争论,近年来,Vittorio Colletti博士对这一技术在儿童上进行了多次验证,然而效果不一。
2014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USC)和洛杉矶儿童医院(CHLA),亨廷顿医学研究所(HMRI)等机构对这一装置的效果和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据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USC)的Laurie S. Eisenberg博士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30—100名潜在的ABI植入者,而Robert V. Shannon博士直言,部分孩子可能无法从ABI获益,根据严格的ABI植入者排查标准,一些孩子的认知障碍可能无法进行术后语言训练。这说明ABI使用者***积极且严格参加术后的语言和听力训练项目,对于目前的ABI研究实验来说,患者的反馈是关键的实验报告信息。
目前ABI的实验研究招收2到6岁的儿童,这些孩子能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吗?研究小组解释说,有经验的儿科听力学专家甚至可以从听障孩子细微的行为变化了解需要的信息。研究团队有着多年的经验,实际上,他们甚至希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能批准更小的孩子进行ABI实验,这样他们可以在更小的时候接受声音刺激,以便于他们***的言语发育。
对于幼儿植入ABI,医生们***考虑手术的风险,这与传统的人工耳蜗手术不同,ABI手术是脑部手术,我们知道脑干在婴幼儿出生后会持续增长到2岁左右,所以手术医师***特别***地确定装置的电极位置。正是基于儿童头部的发育,脑干的增长还有麻醉技术及行为认知程度问题等考虑,研究小组认为ABI手术的年龄不能低于2岁。
ABI手术一般由较少两或三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协作完成的,即需要神经外科和耳科医生。每位专家都不可或缺,整个手术过程比普通手术过程更加复杂,甚至听神经瘤的位置也会影响植入手术。通常听神经瘤的大小和位置状态是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手术的重要前提,然而现有的技术往往在手术过程中才知道这些信息。电极的放置也是手术的难点和风险所在,由于电极位置放置不正确而压迫周围神经结构,容易导致异常电刺激而产生的非听觉反应,严重的会造成面部或脑神经损伤。目前的数据统计这类风险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从目前的ABI技术来看,ABI用户术后的言语和听力情况仍差于人工耳蜗用户,但是对于无法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者来说,ABI几乎是***的听力解决方案。所以,这一技术的继续研究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实验反馈来观察效果和风险,以便于***的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和控制风险。
美丽的环境
- 此次邀请李华主任前来培训、指导,对雪枫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全 方 位提升。
- 10月21日,在全国赛中荣获佳绩的刘雅老师,凯旋返岗。为刘雅老师精心准备的“欢迎会”、“赛后分享会”,“表彰会”纷至沓来。河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吕建峰、副主任黄振宇、听力语言康复科科长劳成蕾等领导百忙之中亲临现场,出席本次属于河南的荣誉会。
- 在这丰收的季节,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体验收获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让教育回归生活,郑州未来中原中心开展了《未来秋季丰收乐亲子运动会》
- 【同心聚力 共向未来】河南未来聋儿听语康复中心2023年工作启动大会在省会郑州市召开!
- 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荥阳未来听语师生受邀参加荥阳市残联主办的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